随着“碳中和”政策的不断贯彻,很多火力发电厂面临整改现状,能源系统的碳中和也必须建立以零碳电力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所以电力系统要力争2040—2045年实现零碳化。那么我国的电力系统行业,应该如何逐步实现零碳化呢?今天管式空预器厂家——泓江智造的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
目前,我国的电力主要还是依靠煤电,这也是短期之内不可改变的事实,想要实现零碳化需要徐徐图之。随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正在加速替代煤炭能源。但是,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引发的电力供应安全稳定问题需要同步深化新型风险研究和防范,因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分阶段的长期过程,任务艰巨,逐步实现煤电机组改造意义重大。
今年9月以来,我国多地实施了力度不等的停电、限电措施,反映出从煤到电的能源基本盘出现了较为突出的供需失衡问题,也凸显了煤电在电力保供中的“压轴”角色。另外,煤炭价格不稳定,如果此时煤炭价格再度异常波动,电价矛盾将无法调和,我国能源结构对煤炭的依赖极易促发煤价异常升高。
煤电转型主要有三方面方向:
一是由高碳电源向低碳电源转变,煤电发展重点从提供电量电力转向灵活性服务、热电联产供热、耦合新能源发电;
二是由主体基荷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近中期煤电主导地位缓慢弱化,煤电以稳定基荷为前提,从电量型电源转变为电力型电源,中长期煤电退出主体电源位置并向调节电源和补充电源转变,重点转向补足短时尖峰资源不足和提供灵活性支撑;
三是分区域设计煤电转型,考虑区域电力发展的差异化特征,制定区域化的煤电转型策略。
除了发电之外,我国每年冬季的供暖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就这一现象,合理利用电厂余热配合居民供暖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途径,电厂余热利用有利于大幅节能减碳,同时是确保供热的一个最佳途径。因此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工业余热逐步减少城市中的燃煤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燃煤供热的退出应循序渐进,用大型电厂排放的余热逐步替代城市的燃煤锅炉和小热电,在城市形成无碳无煤供热,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机制,确保其保障实施。
泓江智造空预器厂家友情提示:本篇文章部分文字来源于北极星电力新闻网《电力系统如何逐步零碳化?》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